现在的翻译作品为啥这么烂 zt
on 11/30/2016有人问这种翻译怎么能过得了出版社那关……这方面我有一点靴微的心得,抖落出来吐一吐好了。这种翻译作品能顺利进入市场,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出版社拿到了作品的中文版授权,开始找人翻译【游戏开始】;
2、出版社懒,不想自己出去广撒网多筛选,但是又非得拿着身段不肯屈就,所以专门去挑在与本作品相关的专业领域内比较有建树的(比如心理咨询师、程序员等)或者现有译作比较多的(质量不论)【水平不错但是刚出道的新人翻译全数阵亡】;
3、报了稿费,千字多则80块,少则30出头,相当一部分候选翻译表示你给我滚犊子【水平不错但是不做亏本生意的翻译被逆向淘汰】;
4、经过地图炮决和择优枪毙两步之后,出版社从剩下的候选翻译里挑一个看起来很敞亮,最关键是报价也相对比较低的。排除译者纯粹为了对作品的爱而甘当老黄牛的少数情况,此时入围的译者大概分两种:(a)在其他领域已经有建树了,希望借这个机会出本书给自己简历上添一份风雅,不差钱儿;(b)水平很差但是不要脸,从屎里也能榨出二两油,使用机翻,或者把项目转包给千字20都肯做的第三方,不管他是只求攒经验的大学生还是什么,反正眼不见心不烦,到时间弄出来那么大一堆字儿就有钱挣,质量好坏跟我无关;
5、到时间,交稿。出版社编辑拿过来一看脑袋嗡一下就炸了。我操这也是人说的话?下一步路线出现分歧:
6.1.a、责任心不是那么强的编辑就假装没看见,原样把屁稿交上去了。如果上头看也不看就放行,跳到步骤7;
6.1.b、如果上边没瞎,说你丫给我拿回去想办法修一修,则转入6.2;
6.2.a、如果编辑责任心强,或者被领导劈头盖脸一顿日,此时应该拿着那部乱七八糟的译稿重新跑回市场上找人擦屁股,名义是“润色”或者“稍微改一改”;
6.2.b、报价,比上回还低,因为“这书翻译稿费我才给了6000,润色给你2000就不错了,你还要啥自行车,最多给你额外挂个名算是共同翻译”【某些屎烂译作偏偏还有两位译者,其实元凶只有一个,另一个是揩腚+背锅侠】;
6.2.c、一部分对自己的服务价值有清楚认识或者之前吃过亏的翻译表示你给我滚犊子,另外一部分不求质量只要给钱就干或者刚刚入行欠缺斗争经验的翻译慨然入彀;
6.2.d、出版社从这帮人里选一个,扔出译稿。“润色员”拿过来一看我日你个飞妈,这玩意儿只能烧了重译,你让我怎么润?
6.2.e、既然已经答应人家了,只好硬着头皮上吧。至少先把明显的语病都改一改,如果良心账户还有余额,就看看有没有过于耸人听闻的错译和漏译,捡最严重的补一补;
6.2.f、润色员把稿子交给编辑,编辑往上层层递交。这次上边不太可能有意见,因为虽然成稿质量还是极差,至少比上一版有所改善,而且都花了两拨钱了,也不想再来第三轮。放行。
7、下厂,印刷,交付,开卖。一本带着油墨芳香的屁译(如是经过步骤6.2来的则应称之为“不那么屁译”)到了您手中。
追究责任的话这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方的错。出版社预算就是不宽裕,再加上盗版猖獗出了书也卖不出太多钱,能将就则将就。这个稿费绝大多数要钱又要脸的翻译无法接受,要脸不要钱的翻译数量极少可以忽略,只能交给要钱不要脸或者不要钱也不要脸的。这其中大部分是要钱不要脸的,不管你给的稿费多低,最后人家总有能耐挣上百八十块,然后靠走量盈利。在这种恶性竞争之中翻译报价越压越低,出版社看见报价都这么低当然很高兴降低预算。读者买了正版以后发现质量烂如屎很伤心,往后学乖了先弄个盗版瞧瞧啥样再说。弄盗版的多了出版社就进一步削减预算。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可以自我维持的恶性循环,所有人都有责任,但是又无解,大环境如此、谁先改革谁吃亏。
总之就是这样了。如果对外国文学有兴趣,这年头最靠谱的做法其实是自学外语看原版。